搜索
首页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意思:航海鲁仲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穿在身。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且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诗。诗的主人公蹈海鲁连,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义士鲁仲连,他因反对秦国的暴政而投身大海。诗人在这里用鲁仲连的形象,表达了对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精神的崇敬。 “茫茫烟水着浮身”一句,描绘了蹈海鲁连投身大海的场景,用“茫茫烟水”形象地表现了大海的广阔无垠,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而“浮身”一词,则表达了人生如浮萍般无依无靠的状态,同时也展现了鲁仲连英勇投海的决绝态度。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落泪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国民孤愤”一词,传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悲愤之情,而“英雄泪”则表达了英雄也有柔情一面,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流泪。最后,“洒上鲛绡赠故人”一句,则用“鲛绡”这一象征纯洁友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鲁仲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蹈海

    读音:dǎo hǎi

    繁体字:蹈海

    英语:commit suicide by throwing oneself into the sea

    意思: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秦者,弃礼义而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 鲁连

    读音:lǔ lián

    繁体字:魯連

    意思:(鲁连,鲁连)
    指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
      ▶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