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赠李炼师见招》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意思:曾犯龙鳞不能死,想骑鹤背寻找长生不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赠李炼师见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首句“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过去的几年中,作为谏官直言不讳,坚守原则,如今则更追求真正的道和清净。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冒犯权贵而得以保全,同时也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如同骑鹤一样寻求长生不老。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这两句借用刘纲和伯道的典故,表达了如果能够与诗人相近居住,那么就可以像刘纲一样得到仙人的启示,像伯道一样没有儿子也不会有更大的负担。 最后,“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诗人再次表达了如果能够允许他搬家到附近,他愿意带领家禽进入城中。这不仅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城市生活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转变,从直言不讳到追求长生和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城市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长生

    读音:cháng shēng

    繁体字:長生

    英语:perdure

    意思:(长生,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
      ▶《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

  • 骑鹤

    读音:qí hè

    繁体字:騎鶴

    意思:(骑鹤,骑鹤)

     1.谓仙家、道士乘鹤云游。
      ▶唐·贾岛《游仙》诗:“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宋·张孝祥《水龙吟•过浯溪》词:“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

  • 龙鳞

    读音:lóng lín

    繁体字:龍鱗

    意思:(龙鳞,龙鳞)

     1.龙的鳞甲。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注:“郭璞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