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

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

意思:端能小脱公文林,请把诗人一夜深。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是一首描绘夜晚聚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端能小脱簿书林”中,“端能”是友人名字,诗人邀请友人摆脱繁重的公务,来到书林中放松心情。而“小脱”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抽出时间与自己相聚的期待。同时,“书林”也暗示了他们所谈论的话题可能涉及文学、艺术等与书籍相关的领域,使得这次聚会充满了文化气息。 “招唤诗流卜夜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诗友们的热烈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深夜相聚,畅谈诗歌。这里的“诗流”是对诗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聚会的内容可能涉及诗歌创作和讨论。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聚会的细节。“老我愁隤半山玉”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状态,他因年纪渐长而感到忧虑,但友人的陪伴让他感到安慰。“凭君浅酌一荷金”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浅酌小酌的场景,他们或许在月光下,或许在烛光中,浅酌一杯美酒,享受着相聚的时光。 “水边赏桂秋围坐”描绘了他们在水边欣赏桂花的美好场景,秋天的氛围、桂花的香气以及围坐在一起的感觉都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雨後摘蔬香满砧”则描绘了他们在雨后摘蔬菜的场景,蔬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最后,“乘醉却来湖上戏,手翻波月看浮沉”两句描绘了他们在酒醉之后来到湖上戏水的场景,他们手捧湖水,看着月亮在水中沉浮,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和月光的美丽。这不仅表现了他们年轻时的活泼好动,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聚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细节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
老我愁隤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
水边赏桂秋围坐,雨後摘蔬香满砧。
乘醉却来湖上戏,手翻波月看浮沉。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书林

    解释

    书林 shūlín

    [library] 藏书多的地方

    览书林,阅篇籍

    引用解释

    1.文人学者之群。《汉书·扬雄传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 宋 范仲淹 《苏州谢

  • 招唤

    读音:zhāo huàn

    繁体字:招喚

    英语:summon; call

    意思:
     补证条目
    召唤;唿唤。
    ▶宋黄庭坚《南乡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词:“招唤欲千回,暂得尊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 簿书

    读音:bù shū

    繁体字:簿書

    意思:(簿书,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
      ▶《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汉·郑玄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苏轼《谢秋赋试官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