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真州东园》 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

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

意思:竹子和柏树为冬季开花,桃李为春美。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真州东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赋体笔法,通过对一个具体劳动场景的细致刻画,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事、时局的某些看法。 首联“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日夜疲精神,自鉴膏火前。”直接点明赋税的重要以及赋税制度背后的贤明决策。作者认为,国家征收赋税是有规律的,而制定这些规则的人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然而,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日夜操劳,精神疲惫,仿佛在明亮的灯火前自我鉴视。这里,“膏火”借指灯火,暗喻官府催逼赋税的文书,逼得人们疲于奔命。 颔联“新春力有余,锄荒东相偏。”描绘了春天到来,人们感到精力充沛,开始在东边荒芜的土地上劳作的场景。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朗的基调。 颈联“垒土以起榭,掘沼以秧莲。”具体描绘了劳动的细节:先是在土地上垒土,建起亭台楼阁;接着又挖掘池塘,种植莲花。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细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接下来的两联“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役使吴楚艘,来泊常流连。”描绘了劳动场景中四季常青的竹柏,以及在春天绽放的桃李。这些自然景物与劳动场景相互映衬,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吴楚艘”则暗示了赋税可能带来的经济活动,使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 尾联“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邅。许公作此意,吾亦见其权。”表达了作者对赋税制度的理解和赞赏,认为通过合理的赋税,人们可以忘记江下之险峻,漕运之艰难。这里,“许公”指的是作者所效力的官员或政府,“棠树篇”则暗指作者对公正、公平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独利於己,愿书棠树篇。”表达了作者不仅希望对自己有利,更希望通过公正公平的赋税制度惠及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劳动的场景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赋税制度的赞赏和对公正公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
日夜疲精神,自鉴膏火前。
新春力有余,锄荒东相偏。
垒土以起榭,掘沼以秧莲。
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
役使吴楚艘,来泊常流连。
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邅。
许公作此意,吾亦见其权。
不独利於己,愿书棠树篇。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冬荣

    读音:dōng róng

    繁体字:冬榮

    意思:(冬荣,冬荣)
    草木冬季茂盛或开花。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 春妍

    读音:chūn yán

    繁体字:春妍

    意思:
     1.春光妍丽。
      ▶宋·王休《清清堂赋》:“公门沉沉兮昼静,里闬熙熙兮春妍。”
     
     2.指春天妍丽的景色。
      ▶宋·陆游《天华寺前遇县令》诗

  • 竹柏

    读音:zhú bǎi

    繁体字:竹柏

    意思:
     1.谓竹与柏。
      ▶《后汉书•桓帝纪》:“﹝延熹九年﹞冬十二月,洛城傍竹柏枯伤。”
     
     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晋·孙绰《司空庾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