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皇恩·道释与儒门》 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意思:其他年成功运行满,升仙界。

出自作者[元]刘处玄的《感皇恩·道释与儒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道释与儒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理解阴阳、金刚之理和五千玄言奥妙,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首句“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道释与儒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重要流派,它们各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然而,在这首诗中,它们被描绘为能够真正地通达法海的流派,暗示着它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易妙阴阳外,自然解。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这里提到了易经的阴阳变化和金刚之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通过理解这些道理,人们可以顿悟无争泯爱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了争斗和爱恨的境界,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仁爱精神。 “五千玄言奥,夷明大微光运转,结成雯盖”,五千玄言是指《易经》、《诗经》、《尚书》等五部经典,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经典,人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微光运转,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被称为“雯盖”,象征着一种光辉灿烂的境界。 “霞辉常照体,何挂碍”,这种光辉的人格和精神境界常常会像霞辉一样照耀着人们,使他们摆脱各种挂碍和束缚,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松枯石料,亘貌古今真在。他年功行满,升仙界”,松树枯萎、石头坚硬,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常态,但它们亘古不变的形态却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精神境界。只有当人们积累足够的功行,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时,才能升入仙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境界。它强调了道释与儒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以及通过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达到一种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性。这种境界不仅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也是一种摆脱了各种挂碍和束缚的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境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
易妙阴阳外,自然解。
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
五千玄言奥,夷明大。
微光运转,结成雯盖。
霞辉常照体,何挂碍。
松枯石料,亘貌古今真在。
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关键词解释

  • 功行

    读音:gōng xíng

    繁体字:功行

    意思:
     1.功绩和德行。
      ▶《后汉书•杨震传》:“今瑰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韩愈《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

  • 仙界

    读音:xiān jiè

    繁体字:仙界

    英语:fairy land

    意思:
     1.仙人生活的地方;仙境。
      ▶唐·孟郊《烂柯石》诗:“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唐·刘沧《宿

  • 他年

    引用解释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