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意思:野鸭和天鹅一起想知道,菰蒲相互秋季。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圆月、寒叶、凫鹄、菰蒲等自然元素为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首联“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诗人以圆月和七贤相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圆月象征着圆满和永恒,而七贤则代表着一种洒脱和自由的精神。这一对比,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颔联“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诗人用寒叶和月波这两种元素来进一步描绘秋夜的景象。寒叶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凄凉的美感;而月波则清澈透明,流淌在山林之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诗人笔锋一转,从山林之景转向了水边的凫鹄和菰蒲。凫鹄思晓,菰蒲相与秋,描绘了它们各自在秋天里的思考和状态。这一联通过凫鹄和菰蒲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诗人以离别的情感收束全诗,表达了明日在汀洲上分别的情景。这一情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也使得诗歌更加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圆月、寒叶、凫鹄、菰蒲等自然元素为意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秋夜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相与

    读音:xiāng yǔ

    繁体字:相與

    短语:相处 处

    英语:get along with

    意思:(相与,相与)

     1.相处;相交往。
      ▶《易•大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