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
意思:丝丝梅雨湿石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
出自作者[宋]王镃的《重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醉听画楼思远曲,艾枝簪满碧巾纱》是一首描绘端午节时节的优美景象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榴花盛开、钗符摇曳、醉听远曲、艾枝插满等端午特有的风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首句“丝丝梅雨湿榴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淅沥,湿透榴花的美景。这里的“榴花”是端午时节特有的景象,诗人通过榴花的描绘,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端午画卷。
“处处钗符袅鬓鸦”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民俗风情。钗符是端午节时妇女头上佩戴的一种装饰品,诗中描绘了人们在端午时处处佩戴钗符,鬓鸦轻盈的景象。这一描绘不仅生动地展现了端午的民俗风情,也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和欢快。
“醉听画楼思远曲”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从视觉的描绘转向听觉的描绘。诗人以“醉听”二字,表达了对远处的思曲的陶醉。这里的“思曲”通常指的是端午节时人们所唱的端午歌谣,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将端午的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艾枝簪满碧巾纱”一句,诗人以端午节人们插艾枝的习俗收尾。艾枝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将端午的气氛推向了尾声。同时,“碧巾纱”这一细节的描绘,也增添了诗歌的清新明快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时节特有的景象和风俗,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和欢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