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劝农 其三》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意思:桑妇人早起,农民在野外住宿。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劝农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揭示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 首句“熙熙令德”,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善良和道德的美好,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充满生机。“猗猗原陆”,则描绘了原野上的花草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繁荣和富饶。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美好,草木繁荣,和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这句话则揭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忙碌而充实。士女们为了生活而奔波,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进取心。 然而,这首诗并没有止步于此,它还关注到了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两句描绘了桑叶农妇在夜晚也要起床工作,农夫在野外过夜,这种辛勤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揭示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它鼓励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善良和道德的美好,珍惜生活,热爱自然,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农夫

    读音:nóng fū

    繁体字:農夫

    短语:村夫 农家 庄稼汉 村民 农

    英语:farmer

    意思:(农夫,农夫)

     1.指务农的人。
      ▶《诗

  • 桑妇

    读音:sāng fù

    繁体字:桑婦

    意思:(桑妇,桑妇)
    采桑养蚕的妇女。
      ▶《列子•说符》:“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晋·陶潜《劝农》诗之三:“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 宵兴

    读音:xiāo xīng

    繁体字:宵興

    意思:(宵兴,宵兴)
    夜间起来。
      ▶《文选•潘岳•<哀永逝文>》:“启夕兮宵兴,悲绝绪兮莫承。”
      ▶刘良注:“宵兴,夜起也。”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

  • 野宿

    读音:yě sù

    繁体字:野宿

    意思:在野外过夜。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辰、沅、靖州蛮﹞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夜疲则野宿,至三日未厌,则五日,或七日,方散归。”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