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意思:三峰却立如想摧毁,翠山崖丹谷高负责开。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西岳华山时所写,通过对华山以及黄河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赞叹以及对古仙的敬仰之情。 首句“西岳峥嵘何壮哉”,一句便将华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出来。华山,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赞叹。作者在此用“峥嵘”一词,更显华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崇高、敬畏之感。 “黄河如丝天际来”,则将视线转向黄河。黄河之水,源远流长,气势磅礴,此处用“如丝”来形容,既表现出黄河之水的细长、流动的轻盈,又体现出华山之高峻,与天空相接,一望无际。 “黄河万里触山动”至“洪波喷箭射东海”,描绘了黄河的汹涌澎湃,表现出黄河的伟大力量,同时也暗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峰却立如欲摧”至“中有不死丹丘生”,则是对华山三峰的描绘,表现出三峰的高大、险峻,同时也引出了对古仙的敬仰之情。其中,“不死丹丘生”一句,暗示了道家仙境的存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我皇手把天地户”至结尾,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敬意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华山、黄河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赞叹以及对古仙的敬仰之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三峰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 丹谷

    读音:dān gǔ

    繁体字:丹穀

    意思:绚丽的巖谷。
      ▶晋·张协《七命》之三:“登翠阜,临丹谷。”
      ▶南朝·梁·江淹《从萧骠骑新帝垒》诗:“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
      ▶唐·卢照邻《奉使益州至长安发

  • 却立

    读音:què lì

    繁体字:卻立

    意思:(却立,却立)
    后退站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冲冠。”
      ▶《金史•逆臣传•僕散师恭》:“至寝殿,熙宗闻步屣声,咄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