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意思:浓绿色园林清晨雨新,莺啼近树不怀疑别人。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雨余早起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是一首对园林美景的赞美诗,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浓绿景象,以及鸟儿近树欢歌的生动场景。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感慨。
首句“浓绿园林晓雨新”,诗人以“浓绿园林”作为园林的总体描述,突出了园林在雨后的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晓雨新”则点明了雨后的清晨,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种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雨后园林的美丽画卷。
“莺啼近树不疑人”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在近处的树上欢歌,表现出鸟儿与人的和谐相处,进一步强调了园林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不疑人”三个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场景的感慨,他似乎在感慨人们为何会对这种自然的美好视而不见。
“千枝罂粟红如锦”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从宁静的园林景色描绘转向了鲜艳的花朵。“千枝罂粟”形容花朵的数量之多,而“红如锦”则描绘了花朵的色彩之艳丽,给人一种热烈和生机的感觉。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勃发。
最后,“谁谓侬家已送春”一句,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慨。“谁谓侬家已送春”一句中的“谁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感慨,而“侬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园林、鸟儿欢歌、鲜艳花朵以及春天的到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们忽视自然美好和生命力的遗憾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