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岳阳春晚》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意思:离开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岳阳春晚》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觉春物老,块然湖上楼。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的确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作,它通过描绘诗人登楼远眺所见到的湖光山色和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之情。 首联“不觉春物老,块然湖上楼”直接点明诗人的心情。诗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春天的逝去,就已经站在了湖上的楼上。这种表达方式巧妙地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云沙上的鹧鸪在寻找归途,风日中沅湘的水流带着愁思。这里鹧鸪和沅湘的愁思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颈联“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他希望自己的行踪能够像飞鸟一样扫除云梦,到达昭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感。 尾联“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再次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就像晚开的桂花一样寂寞,只能对着汀洲独自凋零。这里既有对年华逝去的无奈,也有对未来无望的寂寞。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觉春物老,块然湖上楼。
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云梦

    读音:yún mèng

    繁体字:雲夢

    意思:(云梦,云梦)
    亦作“云瞢”。
     
     1.古薮泽名。
      ▶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

  • 昭丘

    引用解释

    亦作“ 昭邱 ”。 春秋 楚昭王 墓。在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南。《文选·王粲<登楼赋>》:“北弥 陶牧 ,西接 昭丘 。” 李善 注引《荆州图记》:“ 当阳 东南七十里,有 楚昭王 墓,登楼则见,所谓 昭丘 。” 南朝 齐 谢朓 《赠西府同僚》诗:“驱车 鼎门 外,思见 昭丘 阳。”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昭邱 松檟北风哀,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