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天最分明。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月夜西楼欣赏明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描绘了作者在江边的西楼上,看到一轮明月如同挂在城头的明月,深情脉脉,悠悠荡漾。作者倚着栏杆,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月色。这里的“似江城”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身处江边,周围环境幽静,为月亮的出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万里此情同皎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万里”二字,不仅指月亮照耀的范围广阔,也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敬仰之情超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而“此情同皎洁”则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纯洁和明亮,与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相呼应。
“初惊桂子从天落,”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看到月亮时,惊讶于月亮的明亮和美丽,仿佛桂子从天而落。这里的“初惊”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明月的意外之喜,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稍误芦花带雪平,”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欣赏明月时,也注意到周围的景色。他发现芦花在月光的映照下,似乎带上了雪白的光华。这里的“稍误”二字,既表现了芦花与雪的相似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欣赏之情。
最后两句“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他想象着玉人临水而照,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水面上,光彩照人,令人怜爱。这里的“知称”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而“可怜光彩有馀清”则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美丽和纯洁。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明月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