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如衡须正持,莫教浮涎出无稽。
意思:史笔如平衡需要正拿着,没有人教浮涎出无稽。
出自作者[宋]华岳的《读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记录和道德准则的。它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公正持笔、仁义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不公、暴行的批判。
首句“史笔如衡须正持,莫教浮涎出无稽”,用“史笔如衡”的比喻,强调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必须公正持笔,真实记录,不能凭空捏造或捕风捉影。 “莫教浮涎出无稽”则是对不实记录的警告,意指不要让无稽之谈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已成帝业从烹父,未将王师休杀妻”两句,是对历史的进一步阐述。前者暗示篡权夺位的不义之举,如同烹杀父王,有违伦理道德;后者是对战争中不执行战争法、滥杀无辜的批判,提醒人们要有道德底线。
“秦逸号眠为抱虎,刘狂名舞作闻鸡”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秦逸的“抱虎”称号,象征着敢于直面邪恶,勇擒恶虎的决心;刘邦的“闻鸡起舞”则代表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最后,“麟经削后无全笔,磨玷吾当问白圭”两句,表达了对完美道德追求的失望,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保持道德操守的期望。削去瑕疵的白色美玉象征着无懈可击的道德标准,而“问白圭”则暗含自我反思和提升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和解读,传达了对公正持笔、仁义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不公、暴行的批判。它鼓励人们在道德操守上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以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