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曲江感秋 五年作。》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意思:岁月不虚设,这身随一天天衰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曲江感秋 五年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是一首对秋天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老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沙草、岸柳、蝉鸣、晚荷等秋天的典型意象进行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诗人以沙草和岸柳作为开篇,沙草在雨后显得更加鲜绿,岸柳在凉风中摇曳生姿,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秋天已经来临,万物开始凋零。 颔联“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深深感慨,这种感慨已经持续了三年,并且一直伴随着他在曲江池畔的生活。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处名胜,诗人在此度过了一些难忘的时光,因此他对秋天有着特殊的情感。 颈联“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景色。早蝉的鸣叫声嘹亮而凄厉,晚荷则开始凋零散落。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尾联“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诗人总结了过去的秋天和现在的感受,每一个秋天都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和感受。这种一生长叹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生老去的无奈和悲凉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读来令人感动。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在诗人的其他诗作中也时有体现,如“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等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秋日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虚设

    读音:xū shè

    繁体字:虛設

    短语:幻 假想 设 虚设 假设

    英语:nominal

    意思:(虚设,虚设)

     1.空安置。
      ▶汉·蔡邕《司

  • 岁月

    读音:suì yuè

    繁体字:歲月

    短语:时 工夫 时空 日 辰 流年 日子 时刻

    英语:the years of a person\'s life

    意思:(岁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