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意思:涪翁旧传七分止,邵雍先天一幅画没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赏析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涪翁》一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易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哲学思想。诗中描绘了易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人们纷纷著书立说,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论。然而,在众多的易学研究中,诗人特别强调了邵子先天易学的重要性。 其次,“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这两句诗中,涪翁指的是黄庭坚,他也是一位易学家。诗人在这里提到黄庭坚的易学理论中,七分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邵子则是邵雍,他的先天易学是一大特色。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不同之处。 然后,“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易学传承的看法。他认为,不应该让耆英(老者)来陪伴讲读,而应该让年轻的学者来传承易学的精髓,留下易学的章句传授给生徒。这体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 最后,“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易学研究的看法。他认为,当前黄庭坚的易学理论正在被广泛应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也认为应该将易学理论深藏于心中,等待后世的儒者去发掘和传承。这体现了诗人对易学的敬畏和对后世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易学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诗人对易学的热爱和对后世的寄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易学的精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易学纷纷各著书,独于师说着功夫。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先天

    读音:xiān tiān

    繁体字:先天

    英语:innateness

    意思:
     1.谓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
      ▶《易•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 涪翁

    读音:fú wēng

    繁体字:涪翁

    意思:
     1.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
      ▶《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针脉

  • 天一

    读音:tiān yī

    繁体字:天一

    意思:
     1.谓与天合而为一。
      ▶《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