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意思:睡起折花没有情绪,斜靠在秋千立。
出自作者[宋]周密的《解语花·晴丝罥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色、花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怀念之情。
首段“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阳光下的丝线如蝴蝶般飞舞,蜜蜂在花间暖蜜地畅饮,屋檐下春意盎然,一片寂静的春日景象。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花朵,如烟如雾的雨中花朵压低了栏杆,花瓣上的雨水如同红染了衣裳,色彩鲜艳生动。这里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失落之情。这里用马鞍的约定来比喻和心爱之人的约定,但人去楼空,只有极目远望天涯的草色,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则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阆苑”来比喻美好的地方,暗示了离别的地方。只有黄莺知道我的心情,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部分,“余寒犹掩翠户”描绘了春天的余寒和初春的气息,“芳信未端的”则表达了对春天消息的期待。而“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则是对春天的劝诫,希望春风不要轻易地把杏花吹散,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最后,“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睡起折花无意绪”则描绘了诗人因失去心爱之人后的心情,“斜倚秋千立”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现在心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 一枝斜倚。-- 出自《减字木兰花·谁将翡翠》作者:[宋]李处全
- 斜倚小峰峦。-- 出自《菩萨蛮·冰花的皪冰蟾下》作者:[宋]陈造
- 淡妆斜倚。-- 出自《点绛唇·公子归来》作者:[宋]无名氏
- 画屏斜倚窗纱。-- 出自《清平乐·西江霜後》作者:[宋]李之仪
- 曲屏斜倚。-- 出自《台城路·晨红才射南窗影》作者:[清]朱彝尊
- 斜倚琼楼。-- 出自《采桑子·人如濯濯春杨柳》作者:[宋]向子諲
- 斜倚妆楼。-- 出自《减字木兰花·锦屏人醉》作者:[宋]蔡伸
- 凤簪斜倚。-- 出自《点绛唇·潇洒寒林》作者:[宋]姚述尧
- 花外秋千鸣,月隔秋千出。-- 出自《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作者:[宋]邵雍
- 笑语秋千下。-- 出自《菩萨蛮·小庭过雨莓苔滑》作者:[宋]王之道
- 背倚秋千。-- 出自《河传·春画》作者:[元]邵亨贞
- 秋千争闹粉墙。-- 出自《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作者:[宋]吴文英
- 巷陌秋千。-- 出自《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作者:[宋]苏轼
- 秋千宅院悄悄。-- 出自《洞天春》作者:[宋]欧阳修
- 秋千图画中。-- 出自《长相思·小楼重》作者:[宋]张孝祥
-
秋千畔。-- 出自《惜分钗/撷芳词》作者:[宋]吕渭老
- 无意寻行乐。-- 出自《虞美人 壬子岁元夕,与邾仲羲同客横泖,羲》作者:[元]邵亨贞
- 无意寻行乐。-- 出自《虞美人 壬子岁元夕,与邾仲羲同客横泖,羲》作者:[元]邵亨贞
- 无意芳秾。-- 出自《浪淘沙·步屧对东风》作者:[宋]葛胜仲
- 未必天工无意。-- 出自《西江月·往事俄惊如梦》作者:[元]钱应庚
- 花无意。-- 出自《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作者:[宋]苏轼
- 花无意。-- 出自《天仙子》作者:[宋]无名氏
- 无意寻春。-- 出自《浪淘沙·晓日掠轻云》作者:[宋]侯置
-
睡起雕阑。-- 出自《菩萨蛮·小庭过雨莓苔滑》作者:[宋]王之道
- 看睡起。-- 出自《惜黄花慢·霁空如水》作者:[宋]杨无咎
- 西湖睡起。-- 出自《减字木兰花·西湖睡起》作者:[元]高士谈
- 新睡起。-- 出自《千秋岁·春风湖外》作者:[宋]孔平仲
- 绣帏睡起。-- 出自《望远行·绣帏睡起》作者:[宋]柳永
-
才睡起。-- 出自《野庵曲》作者:[宋]沈瀛
-
匆匆睡起。-- 出自《减字木兰花·角声催晓》作者:[宋]石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