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意思:枕头席亭下,笙歌月夜船。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伊昔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作者对它的深深喜爱。
首句“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西湖畔漫步,看到十里荷花娉婷绽放,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里的“娉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荷花的香气浓郁,如同花上的露水一般,而它的倩影则倒映在湖水中,如同镜中的天空。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荷花的香气、露水和倒影等细节描绘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这句诗描绘了西湖水亭的雨景和月夜笙歌的场景。诗人躺在竹席上,听着雨声,看着湖面上的小亭子,感受着雨中的宁静和清新。而在月夜时分,湖面上飘荡着小船,伴随着笙歌和欢笑,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最后,“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诗人以双鸳(即鸳鸯)为喻,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尽管荷塘中的鸳鸯不懂得欣赏荷花的美丽,却常常在翠绿的荷叶旁安然入睡。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痴情和执着,即使周围的人不理解,也依然坚定地爱着荷花。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荷花、水亭、月夜、鸳鸯等细节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浪漫温馨的氛围,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