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意思:他当时希望携手,没有比武陵源。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是一首对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通过描绘空山回响的犬吠声和深林中的小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颔联“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朴素生活,通过云雾中的木板屋和渡水而来的柴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颈联“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则描绘了乡村的白天景象,风平浪静,花繁草盛,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尾联“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希望有一天能够与这里的居民携手共度时光,不再向往远离尘世的武陵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的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其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
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
种田烧险谷,汲井凿高原。
畦叶藏春雉,庭柯宿旅猿。
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内户均皮席,枯瓢沃野餐。
远心知自负,幽赏讵能论。
转步重崖合,瞻途落照昏。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武陵源

    引用解释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载: 晋 太元 中,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唐 宋之问 《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 武陵源 。” 唐 李白

  • 他时

    引用解释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

  • 比武

    读音:bǐ wǔ

    繁体字:比武

    英语:assault at arms

    意思:比赛武艺。亦泛称各种行业技能技巧的比赛。
    ------------------------------
    比2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