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赐崔日知往潞州》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意思:
扬起风不是赠扇,改变习惯是张琴。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赐崔日知往潞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的潞国府邸的建立,以及这个府邸给周围的树木带来的荣耀。诗人赞美了这位潞国开府者的德行和治理能力,认为他能够遵循礼乐,使庶民心悦诚服。诗人还用琴来比喻这位开府者的治政方式,认为他能够通过柔和的手段来改变风俗。这首诗充满了对这位开府者的赞美之情,并对他未来的政绩充满了期待。
相关句子
飞鸣忽扬风。
-- 出自《赋得泛泛水中凫诗》作者:[隋]江总
载尘康庄,扬风易水。
-- 出自《送潘景升北游八首》作者:[明]梅守箕
扬风何端倪,鼓荡巨浸澜。
-- 出自《依韵和王平甫见寄》作者:[宋]梅尧臣
羽扇扬风暇,瑶琴怅别情。
-- 出自《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作者:[唐]钱起
躁羽扬风疾,恬鱼入浪深。
-- 出自《山居销夏》作者:[现代]马一浮
易俗功深神且妙。
-- 出自《渔家傲·老老恩波今及老》作者:[宋]王之道
更易俗流作道流。
-- 出自《长思仙 本名长相思 赠平山刘志常、神山刘》作者:[元]王丹桂
盛烈光韶濩,易俗迈咸英。
-- 出自《观太常奏新乐》作者:[唐]孔德绍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 出自《送颜平原》作者:[唐]岑参
平生高义重,未易俗人论。
-- 出自《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作者:[宋]苏辙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 出自《答刘原甫寄糟姜》作者:[宋]梅尧臣
僧是僧,俗是俗。
-- 出自《偈九首》作者:[宋]释惟清
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
-- 出自《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作者:[唐]张九龄
往事茫茫无问处,不知迷俗是迷仙。
-- 出自《郴江百咏并序·迷桥》作者:[宋]阮阅
我有一张琴。
-- 出自《浪淘沙·我有一张琴》作者:[宋]宋先生
时抱一张琴。
-- 出自《菩萨蛮·峨冠博带青藜杖》作者:[元]沈禧
歌白雪,只少一张琴。
-- 出自《小重山·谁向晴窗伴素馨》作者:[宋]张元干
一张琴,一壶酒,伴渠闲。
-- 出自《水调歌头 题于彦明新居》作者:[元]李孝光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 出自《池窗》作者:[唐]白居易
诗句原文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扬风
读音:
yáng fēng
繁体字:
揚風
详细释义:
俗称利用风力把稻麦中较轻的草屑、壳皮等吹去。
造句:
扬风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