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

意思: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打开。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期待的诗。 首句“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描述了诗人期待和失望的情绪交织的场景。诗人曾约朋友在春深的时候来到凤台,但朋友并未如约而至,只是寄来了书信。这里的“凤台”可能是诗人和朋友约定见面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心中一个美好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对比朋友的失约和诗人的期待,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遗憾。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相思之情。书信中充满了离别的愁恨,诗人每次打开书信都会引发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离恨”和“相思”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床头放”和“一度相思一展开”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不断加深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诗中的“凤台”、“离恨”、“相思”等词汇,既富有诗意,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失落,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床头

    读音:chuáng tóu

    繁体字:床頭

    英语:spindle headstock

    意思:(床头,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

  • 一度

    读音:yí dù

    繁体字:一度

    短语:一个

    英语:for a time

    意思:
     1.计量日月星辰运行距离的一个单位。
      ▶《淮南子•天文训》:“日行一度,以周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离恨

    读音:lí hèn

    繁体字:離恨

    意思:(离恨,离恨)
    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梁·吴均《陌上桑》诗:“故人宁知此,离恨煎人肠。”
      ▶南唐·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展开

    解释

    展开 zhǎnkāi

    (1) [expand]

    (2) 展成级数

    (3) 张开

    每一花柄都在顶部展开成头状花序

    (4) [spread]∶使伸开或伸展

    展开地毯

    (5) [develop]∶大规模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