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骚白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
意思:萧骚白头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登岳阳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和激励诗人太史公的诗,表达了对太史公的敬仰和对他的才华的赞赏。
首句“太史南游上会稽,爱奇端欲助文辞”,描绘了太史公在南游会稽(今浙江绍兴)时,对奇端景物的热爱,并想要用他的文辞来表达这些奇特的景色。这里,“奇端”可以理解为会稽山水的独特之处,太史公用他的文笔来描绘这些美景,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
“萧骚白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史公的敬仰之情。第一句“萧骚白发离骚国”描绘了太史公在《离骚》中描述的萧瑟、白发苍苍的形象,这与他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相呼应,也暗示了他对《离骚》的深入理解和对其精神的传承。第二句“不到巴陵终欠诗”则表达了对太史公未能亲自到访巴陵(今湖南岳阳)的遗憾,并暗示他应该到那里去,以完成他的诗歌创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史公在会稽的游历和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他的才华和人格的赞美。同时,也激励读者要像太史公一样,热爱文学,追求创新,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激励之情的诗歌,通过描绘太史公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文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