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台下无耕耒,苏武城头有戍楼。
意思:单于台下没有农具,苏武城头有戍楼。
出自作者[明]李濂的《春兴(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雁门春曙战尘收》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和壮游情怀的诗。它以雁门春曙为背景,描绘了战争的尘埃已经消散,而曾经的骢马壮游也成为了回忆。诗中通过对滹沱河冰融、沙漠草青、塞鸿留单于台、戍楼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宁静与和平。然而,诗中也暗示了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单于台下无人耕作,苏武城头仍有戍楼。最后,诗人表达了归隐江湖的愿望,并反思庙堂的策略是否考虑到了云州。
首联“雁门春曙战尘收,骢马当年说壮游。”描绘了边疆春天的景象,战尘已经消散,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或暂时的平静。而“骢马当年说壮游”则暗示了诗人曾经在边疆骑马游历,见证了边疆的风云变幻。
颔联“冰解滹沱胡骑去,草青沙漠塞鸿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冰融后的滹沱河象征着边疆的恢复和发展,而草青、沙漠、塞鸿则描绘了边疆的宁静和和平。
颈联“单于台下无耕耒,苏武城头有戍楼。”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单于台和苏武城分别代表了边疆的过去和现在。这里暗示了尽管边疆已经恢复了和平,但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象征着边疆的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
尾联“归卧沧洲聊极目,庙堂筹策为云州。”诗人表达了自己归隐江湖的愿望,同时也反思庙堂的策略是否考虑到了边疆的实际需要。这里既有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有对庙堂决策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事和壮游情怀,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现实的关注和对庙堂决策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