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陵咏(时年十九)》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意思:一天晚上沙漠边陲,战斗声音烟尘里。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李陵咏(时年十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战争场面的诗,主要讲述了汉家将门之子李将军的英勇事迹。 首先,诗中描述了李将军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策略和勇猛,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壮士,深入敌境,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这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 接着,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战声烟尘里,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在日暮沙漠陲的恶劣环境中战斗,显示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李将军的困境。他失去了大军的援助,被迫在穹庐中忍受屈辱。这表明他在战争中的孤立无援,也暗示了他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然而,李将军并没有放弃。他从小就接受了汉家的恩惠,他无法忍受这种耻辱。他心中充满了对报答汉家的深切愿望,尽管投躯未能死,他仍然在寻找机会来报答汉家的恩情。 最后,他仰望子卿,期待着有人能理解他的困境并给予帮助。子卿是他的朋友或盟友的形象,暗示了他正在寻找支持和援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勇、忠诚、坚韧不拔的战士形象,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内心的挣扎,但仍然坚守着对汉家的忠诚和感激之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李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忠诚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烟尘

    解释

    烟尘 yānchén

    (1) [smoke]∶烟灰

    (2) [smoke and dust]∶烟雾和尘埃

    (3) [soot;dust]∶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

    汉家烟尘在东北。——唐&mi

  • 沙漠

    读音:shā mò

    繁体字:沙漠

    英语:desert

    意思:亦作“沙幕”。
     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
      ▶三国·魏·阮籍《为郑沖劝晋王笺》:“前者明公西征灵州,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