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童寿卿博雅堂》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意思:王充与李邕,世上难道没有这样的人。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题童寿卿博雅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读书、学问、人品、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读书、讲学、交友等行为的重视。 首先,诗中提到“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学问的追求,认为只有深入理解、掌握真正的学问,才能真正地理解世界。 其次,诗中强调了讲学的重要性,“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认为讲学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见解。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王充与李邕等古代学者的例子,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读书环境的重视,“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认为读书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充满书籍的地方,而不是追求虚幻的境界。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交友的重要性,“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认为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学问、道德、人品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
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
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
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
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
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
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
挥麈言有味,寂如无市声。
孰如汉中郎,孰似楚左史。
孰能诵亡书,孰解作奇字。
是中犹渊海,随取即随有。
或问贾几何,还可商度否。

关键词解释

  • 李邕

    读音:lǐ yōng

    繁体字:李邕

    英语:LI Yong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省)人,为李善之子。唐代书法家。玄宗时任北海太守,世称为『李北海』

  • 王充

    读音:wáng chōng

    词语解释

    ⒈  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治中等小官,后辞官专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超于万物之外的有意志的创造者,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以此抨击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