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钱象先游楚》 七夕仍佳节,三湘乍远游。

七夕仍佳节,三湘乍远游。

意思:七夕仍然佳节,三湘忽远游。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送钱象先游楚》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夕仍佳节,三湘乍远游》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七夕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乡远游的感慨。 首联“七夕仍佳节,三湘乍远游”直接点明时间——七夕,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充满了浪漫色彩。而诗人却因为三湘的离别而初次远游,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颔联“猿啼巫峡夜,人到渚宫秋”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色,猿猴啼叫、夜色深沉、巫峡的夜色、渚宫的秋意,这些景色都为诗人的离别之感增添了更多的凄凉。 颈联“作客随鸥鹭,离家望女牛”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诗人像鸥鹭一样漂泊在外,离家已久,只能望着牛郎织女星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无奈。 尾联“所嗟王粲老,不得共依刘”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像王粲那样依附于刘表,寻求政治上的依托和庇护。这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七夕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表达漂泊之感,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夕仍佳节,三湘乍远游。
猿啼巫峡夜,人到渚宫秋。
作客随鸥鹭,离家望女牛。
所嗟王粲老,不得共依刘。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远游

    读音:yuǎn yóu

    繁体字:遠游

    英语:travel faraway

    意思:(参见远游,远游)

    解释:1.亦作\"远游\"。 2.谓到远方游历。 3.见\"远

  • 佳节

    读音:jiā jié

    繁体字:佳節

    英语:festival

    意思:(佳节,佳节)
    美好的节日。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七夕

    读音:qī xī

    繁体字:七夕

    英语:Double Seventh Day

    意思: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