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孤儿行》 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意思: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孤儿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的悲惨生活,以及他对家庭、亲情和社会的深深渴望和无奈。诗中的孩子蓬头垢面,皲裂的双足显示出他艰苦的生活状态,满面尘埃和双泪垂表现出他的痛苦和无助。他的父母在他还未成年时就离世了,让他不得不依赖兄嫂生活。然而,他的兄嫂却对他漠不关心,他生活在陌路茫茫的世界中,无人可诉,无人可知。 清晨他就出去采薪,直到日落才归来,残羹冷饭难以充饥,生活十分艰难。他想向兄长诉说心中的苦闷,但兄长却不顾他,他的嫂嫂更是他人的,他无法向她诉说。他深感人生的痛苦和无奈,他希望兄弟姐妹之间能同根自生,同枯同荣。他想念已故的父母,希望兄长能回看一下他这个可怜的弟弟。 此诗通过描绘这个孩子的悲惨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亲情淡薄的痛心疾首,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的语言朴实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人情世故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
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
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
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
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
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残羹冷饭

    读音:cán gēng lěng fàn

    词语解释

    残羹冷饭[ cán gēng lěng fàn ]

    ⒈  同“残汤剩饭”。亦作:残羹冷粥。

    国语辞典

    残羹冷饭

  • 充饥

    读音:chōng jī

    繁体字:充飢

    英语:allay one\'s hunger

    意思:(充饥,充饥)
    见“充飢”。

    近义词: 果腹

  • 清晨

    读音:qīng chén

    繁体字:清晨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汉·贾谊《新书•官人》:“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
      ▶三国·魏·曹植

  • 采薪

    读音:cǎi xīn

    繁体字:埰薪

    意思:(参见採薪)
    打柴。
      ▶《尉缭子•分塞令》:“采薪刍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
      ▶《淮南子•说山训》:“君子之于善也,犹采薪者见一芥则掇之,见青葱则

  • 日入

    读音:rì rù

    繁体字:日入

    意思:太阳落下去。
      ▶《谷梁传•庄公七年》:“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
      ▶汉·王充《论衡•说日》:“平旦,日入光销,故视大也。”
      ▶明·高启《送示上人序》:“每登西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