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宋相国挽辞二首》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意思:只有高文在,芬芳继承古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宋相国挽辞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悼之情,同时又表现了生者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怀念。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富有哲理,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首联“邦光华衮禭,家宝素书陈。”描绘了一个国家的光辉和家族的荣耀。这里的“邦光”和“家宝”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尊贵和荣耀。 颔联“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中,“东阁簪裾散”形象地描绘了权力和地位的消散,而“西芒宅兆新”则暗示着生命的结束和新的开始。这两句诗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离去的悲痛和哀伤。 颈联“泉台无复晓,柏迳不知春。”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泉台无复晓”暗示着逝者已去,永不再回,“柏迳不知春”则以柏树的常绿象征逝者的精神永存。 尾联“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这里的“高文”是指逝者留下的文学或艺术成就,“芬芳继古人”则表达了逝者的精神和才华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后人。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生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心。诗中的意象深远,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邦光华衮禭,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迳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高文

    读音:gāo wén

    繁体字:高文

    英语:Gauvain

    意思:
     1.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并称。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 芬芳

    读音:fēn fāng

    繁体字:芬芳

    短语:香味 香 幽香 花香 浓香 香气 馨 喷香 馥

    英语:(adj) fragrant; pleasant smelling

    意思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