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意思: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痛惜的离别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爱人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期盼。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作者以溪山、烟树、落日、采苹等春意盎然的景象为背景,反衬出离别的悲凉与痛苦。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更加显得伤感。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诗人想要骑上马离开,却又舍不得掀开翠帘看最后一眼。这一细节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诗人痛惜那弯弯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睛,无奈的是在画阁中的欢乐游玩,也像狂花乱絮一样轻易地消散了。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池塘的水影横卧,静夜无人,月亮高挂,云朵飘远,这些景象更加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诗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两袖满是泪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诗人怨恨私人的书信又被东风吹断,即使西北有万丈高楼,也难以望见重重城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采苹

    读音:cǎi píng

    繁体字:埰蘋

    意思:(采苹,采苹)

     1.采集浮萍。
      ▶《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清·厉鹗《苹洲和鲍明府》之一:“日落采苹去,江南春色明。”

  • 别意

    读音:bié yì

    繁体字:別意

    意思:(别意,别意)

     1.离情。
      ▶唐·李咸用《送别》诗:“别意说难尽,离盃深莫辞。”
      ▶宋·严仁《鹧鸪天》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 日落

    读音:rì luò

    繁体字:日落

    英语:sunset

    意思:太阳西下。
      ▶南朝·宋·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唐·王维《送邢桂州》诗:“日落江湖白,

  • 烟树

    引用解释

    亦作“烟树”。 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迷烟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读音:

  • 去程

    读音:qù chéng

    繁体字:去程

    意思:去路。
      ▶唐·张祜《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张先《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 春晚

    读音:chūn wǎn

    繁体字:春晚

    意思:犹春暮。
      ▶唐·张彦胜《露赋》:“昔时春晚,拂杨柳于南津;今日秋深,落芙蓉于北渚。”
      ▶宋·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