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中花/夜行船》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

意思:街道联镳并马,楼台吹竹子弹丝。

出自作者[宋]京镗的《雨中花/夜行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锦城的繁华景象和人们庆祝重阳节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三句:“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描绘了锦城(成都)的繁华景象,玉局祠和铜壶阁都是成都的名胜,而“锦城药市”则点出了这是一个繁华的市场,各种药材和药材用品在这里争奇斗艳。 2. “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这两句描绘了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人们用紫萸装饰席子,用黄菊装饰酒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3.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描绘了人们在街头巷尾骑马并辔,楼台上吹竹弹丝的情景,进一步展示了锦城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 4. “登高望远,一年好景,九日佳期。”最后三句点出了这是重阳节,人们登高远望,欣赏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游子的自怜和对故乡的思念。 “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游子自怜自己是一个旅行者,不能在家乡和亲人一起庆祝重阳节,只能在这里留连忘返。 “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这里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渴望,他心驰北阙,希望有所作为,同时他也向往东篱的田园生活。 “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尽管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但他也知道分别不可避免,他只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尽情享受重阳节的欢乐。 “明年此会,他乡今日,总是相思。”最后三句表达了明年这个时候,他可能又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庆祝重阳节,而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锦城的繁华景象和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同时也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功名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
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
登高望远,一年好景,九日佳期。
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
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
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
明年此会,他乡今日,总是相思。

关键词解释

  • 并辔

    读音:bìng pèi

    繁体字:並轡

    英语:horse and horse

    意思:(并辔,并辔)

     1.两马并驰。
      ▶唐·张说《赠赵侍御》诗:“并辔蹝郊郭,方舟玩游演。”

  • 巷陌

    读音:xiàng mò

    繁体字:巷陌

    英语:streets and lanes

    意思:街巷的通称。
      ▶晋·葛洪《神仙传•蓟子训》:“尸作五香之芳气,达于巷陌。”
      ▶唐·刘禹锡《题王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联镳

    读音:lián biāo

    繁体字:聯鑣

    意思:(联镳,联镳)

     1.犹联鞭。
      ▶唐·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诗:“联镳长安道,接武承明宫。”
      ▶宋·文天祥《指南录•出真州》诗:“早约戎装

  • 吹竹

    读音:chuī zhú

    繁体字:吹竹

    意思:吹奏笙箫等管乐器。
      ▶隋·江总《宴乐修堂应令》诗:“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唐·柳宗元《罴说》:“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清·曹寅《西

  • 弹丝

    读音:tán sī

    繁体字:彈絲

    意思:(弹丝,弹丝)
    弹奏弦乐器。
      ▶隋·江总《宴乐修堂应令》诗:“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唐·元稹《春六十韵》:“启齿成编贝,弹丝动削葱。”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