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耿拾遗归上都》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意思:如果是天畔独自回到秦国,对水中看山要暮春。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耿拾遗归上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离别、战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联“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独自归来的孤独和无奈。他面对着水和山的暮色,这无疑加深了他的愁苦之情。这里的“天畔”可能指的是遥远的边疆,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艰难处境。“独归秦”和“欲暮春”都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凄凉。 颔联“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战争的残酷。诗人身处遥远的边疆,与故乡隔海相望,离别之路无限漫长。同时,他还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不禁对归乡的日期感到迷茫。这里的“几归人”传达出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 颈联“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身处长安,却因为离别和战争而无法回去,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这里的“传双泪”表达了思念之苦和离别之痛,而“寄一身”则表达了孤独和无助。 尾联“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邮亭前驻马不前的情景,他因为思念故乡而感到愁苦,但又因为前路漫漫而不敢回头。这里的“西望”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风尘”则象征着前路的艰难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中的语言和意象都非常生动,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暮春

    读音:mù chūn

    繁体字:暮春

    英语:late spring

    意思:春末,农历三月。
      ▶《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

  • 若为

    读音:ruò wéi

    繁体字:若為

    意思:(若为,若为)

     1.怎样;怎样的。
      ▶《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唐·萧意《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宋·苏轼《和沈

  • 天畔

    读音:tiān pàn

    繁体字:天畔

    意思:犹天边;天际。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
      ▶唐·宋之问《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杜甫《即事》诗:“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