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有虎为看守,应是防闲俗子来。
意思:最近听说有老虎为看守,应是防范俗人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结精庐在半崖,苔扉无主阖还开。近闻有虎为看守,应是防闲俗子来》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寺庙的半山崖居所、寺庙的门户、以及寺庙中的守护者——可能是一只老虎,来展现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充满野趣的生活场景。
首句“昔结精庐在半崖”,诗人描述过去在半山崖上建造寺庙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怀念。“结庐”一词,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建造过程,也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
“苔扉无主阖还开”一句,诗人描绘了寺庙的门——由苔藓覆盖的门。门无主时,时而关闭,时而开启。这里,“无主”可能意味着寺庙无人看守,或者看守者隐居山中,难以寻觅。而“阖还开”则描绘了寺庙的动态,暗示着生活的气息和动态。
“近闻有虎为看守”一句,诗人描绘了寺庙的守护者——一只老虎。老虎通常被视为勇猛、威严的象征,诗人以此描绘寺庙的守护者,表现出寺庙的神秘和庄重。同时,“近闻”一词,也给这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真实感和生动性。
“应是防闲俗子来”一句,诗人进一步解释了老虎看守的原因,是为了防止俗人前来打扰寺庙的宁静生活。这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也表达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半山崖上的寺庙、苔藓覆盖的门、以及守护者老虎等元素,展现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充满野趣的生活场景。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老虎的形象,表达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