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莲》 水仙何处来,露浥晨妆靓。

水仙何处来,露浥晨妆靓。

意思:水仙什么地方来,露水沾湿晨妆打扮。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池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白莲的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高雅品质的追求。 首句“疏池养白莲,故作夏时景”,诗人开篇就描绘出一个精心培育的白莲池,这个池子在夏天的时候显得格外美丽。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设定,巧妙地引入了对白莲的描绘。 “田田绿初齐,便成清净境”,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荷叶田田、绿叶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净的氛围。这里的“田田”和“清净境”都为读者展示了白莲池的美丽和清净。 “虽无藕如船,风味同玉井”,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白莲池的特色,虽然没有硕大的藕,但池中的白莲却有着如同玉井一般的风味。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将白莲比作玉井,突出了其高雅、清净的品质。 “水仙何处来,露浥晨妆靓”,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晨露中的水仙,这些水仙仿佛是随着晨露的浸润而变得更加美丽。这里的“浥”字用得巧妙,形象地描绘了晨露润湿花瓣的情景。 “苦乏社中友,永日对孤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白莲的孤独和寂寞,似乎缺少了与它相伴的朋友。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白莲高洁品质的赞赏和对孤独的无奈。 “爽气入人怀,酩酊为之醒”,最后两句描绘了白莲带给人的清爽感觉,这种清爽的感觉使人感到清醒。这里的“爽气”和“酩酊”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白莲的高洁品质和诗人对它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高雅品质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在描绘白莲的过程中,也流露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疏池养白莲,故作夏时景。
田田绿初齐,便成清净境。
虽无藕如船,风味同玉井。
水仙何处来,露浥晨妆靓。
苦乏社中友,永日对孤影。
爽气入人怀,酩酊为之醒。

关键词解释

  • 水仙

    引用解释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