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登快阁》 不待月明飞镜夜,此时自可数秋毫。

不待月明飞镜夜,此时自可数秋毫。

意思:不需要明飞镜夜,此时从可数丝毫。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晓登快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庭中但觉木摇落,江上始知秋气高。不待月明飞镜夜,此时自可数秋毫。》是一首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受。 首句“庭中但觉木摇落”,直接描绘了庭中树木在秋天摇落凋零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和直接描绘的手法,将树木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直接描绘树木的凋零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真实,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第二句“江上始知秋气高”,将视角从庭院转向了江上,描绘了江面上秋意渐浓的景象。这句诗与上一句形成对比,一在室内一在室外,一在平静一在动荡,一在萧瑟一在清新,一在凋零一在丰收,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秋气高”三字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不待月明飞镜夜”,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月亮明亮的夜晚出现时,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最后一句“此时自可数秋毫”,是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评价,他认为在这个时候,人们可以真正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神奇之处。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中但觉木摇落,江上始知秋气高。
不待月明飞镜夜,此时自可数秋毫。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秋毫

    读音:qiū háo

    繁体字:秋毫

    英语:autumn hair; sth. too small to be easily discernible

    意思:
     1.亦作“秋豪”。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

  • 不待

    读音:bù dài

    繁体字:不待

    英语:needless to sa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意思:
     1.用不着;不用。
      ▶《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

  • 飞镜

    读音:fēi jìng

    繁体字:飛鏡

    意思:(飞镜,飞镜)
    比喻明月。
      ▶唐·李白《把酒问月》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