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台道人》 轻衫拂石踏花归,近傍青城结茅屋。

轻衫拂石踏花归,近傍青城结茅屋。

意思:轻衫拂石踏花回家,近傍青城结茅屋顶。

出自作者[宋]周麟之的《送台道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向往自然生活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对祖辈在锦江曲的生活回忆,以及对如今身在淮海居住,与蜀士交往的感慨。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到林泉之中。 首段通过描绘祖辈在锦江曲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回忆起祖辈在郫筒春渌中醉饮的美好时光,轻衫拂石、踏花归家的情景,以及近傍青城结茅屋的闲适生活。这些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如今身在淮海居住的感慨。作者与蜀士交往,感受到了他们的英风凛冽和高尚品质,同时也看到了丛桂竞传芳和超脱世俗的风貌。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蜀地的敬仰之情和对蜀士的赞美之意。 随后,诗中描述了作者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到林泉之中的愿望。作者希望能够跟随羽化附青蛇或避诏徵称赤局的蜀士,体验他们的超脱世俗的生活。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诗中描述了作者与道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作者感受到了道人家世出巴西、万里江山见眉目的豪情壮志,以及道人针灸之术的神奇之处。作者与道人相见忘情、谈笑风生,共同欣赏自然美景和品味人生。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人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祖来从锦江曲,尚忆郫筒醉春渌。
轻衫拂石踏花归,近傍青城结茅屋。
子孙散作淮海居,栾叶英风凛相结。
不惟丛桂竞传芳,时有高人更超俗。
或随羽化附青蛇,或避诏徵称赤局。
我生本是林泉人,失脚尘是困羁束。
每逢蜀士话维桑,便欲携筇访前躅。
道人家世出巴西,万里江山见眉目。
笑施砭石起膏肓,坐察形神穷倚伏。
我席为门君荷旃,相见忘情谢荣辱。
幽香小鼎暮烟横,浊酒一杯春蚁绿。
此身多病经百罹,只合纫兰与餐菊。
休论燕颔觅封侯,莫说鸢肩腾火速

关键词解释

  • 青城

    读音:qīng chéng

    繁体字:青城

    意思:
     1.宋斋宫名。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青城,止以

  • 结茅

    读音:jié máo

    繁体字:結茅

    意思:(结茅,结茅)
    亦作“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宋·鲍照《观圃人艺植诗》:“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苏轼《新居》诗:“

  • 踏花

    引用解释

    亦作“蹋花”。 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弢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