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所思》 梦为同心结。

梦为同心结。

意思:梦见为同心结。

出自作者[南北朝]萧衍的《有所思》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首句“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之情。这里使用了“生离”这个词,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感。而“适意与君别”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无奈和接受,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为了大局,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细节,主人公的衣服上的香气还在,手中的书信还未被销毁。这些细节描绘了主人公对离别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这两句则描绘了主人公的装扮和梦想。主人公腰间系着双绮带,这是古代的一种服饰,象征着爱情和忠诚。而“梦为同心结”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和期待,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君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主人公担心自己的思念会被暴露,因此不敢轻易折断瑶华,这是一种对爱情的珍视和保护。这也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细节,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不舍。它用词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的“禅位”,建立南朝梁。

萧衍统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他为了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对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他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衍博通文史,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

关键词解释

  • 心结

    读音:xīn jié

    繁体字:心結

    意思:(心结,心结)

     1.谓忧抑之情积结于心。语本《诗•曹风•鸤鸠》:“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悲者不可为絫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

  • 同心

    读音:tóng xīn

    繁体字:衕心

    短语:众志成城 同仇敌忾 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

    英语:concentric

    意思:
     1.齐心。
      ▶《易•繫辞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