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意思:丝随碧波浪漫,诱饵驱逐清滩发。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是一首对钓鱼笼的赞美之诗。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笼籦的形状和特点,表达出其幽静、独特的特质。笼籦仅仅几尺长,却能放置在幽静的地方,这体现了它的精致和独特之处。诗人用“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两句描绘了笼籦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漂浮,任由它在桐江的月色中安卧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它的宁静和优雅。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两句描绘了钓鱼线的状态和作用,它们随着碧波漂荡,而鱼饵则随着清滩漂流,为鱼儿引诱食物。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钓鱼的过程和技巧。 最后,“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钓鱼的美好期待。在秋天的清越声音中,鱼儿容易上钩,这是钓鱼的好时机。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笼籦、钓鱼线和钓鱼过程,赞美了钓鱼的宁静、优雅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碧波

    读音:bì bō

    繁体字:碧波

    英语:bluish waves

    意思:清澄绿色的水波。
      ▶唐·李白《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五楼之金策,浮三湘之碧波。”
      ▶唐·许浑《夜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