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庚子腊月五日》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意思:禁止漏空传点,妖星不振辰。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庚子腊月五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朝廷失火,城市涨尘,一片混乱衰败的景象。诗人借助骅骝(一种骏马)和鹦鹉来表达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因为这场灾难而失去了。诗中的“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暗示着朝廷的秩序被打乱,正常的运转受到了影响。最后两句“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秩序,重见繁荣盛世的渴望。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混乱衰败景象的描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深深关切。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透过诗句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不振

    读音:bù zhèn

    繁体字:不振

    英语:dullness

    意思:
     1.不振作,不兴旺。
      ▶《孔丛子•执节》:“当如今日山东之国,弊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
      ▶《史记•

  • 禁漏

    读音:jìn lòu

    繁体字:禁漏

    意思: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唐·陆畅《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诗之一:“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南唐·冯延巳《采桑子》词:“画堂镫煖帘栊捲,禁漏丁

  • 虚传

    读音:xū chuán

    繁体字:虛傳

    意思:(虚传,虚传)
    空传其名;不实的传说。
      ▶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宋·秦观《次韵子由题摘星亭》:“不见烧香成宿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