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所以司执,所执必正事。
意思:手是用来司执,他抓住一定正事。
出自作者[宋]陈淳的《閒居杂咏三十二首·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手所以司执,所执必正事。回德谨勿持,持必为痿痺。》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诗歌,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先,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它采用了古代诗歌常见的四言体,每句四个字,简短有力。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直接,易于理解。
其次,诗歌的内容富含深意。它主要讲述了手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持有的态度。首句“手所以司执,所执必正事”表达了手的主要功能是把握、掌控,而把握、掌控的对象必须是正事,即正确、有意义的事情。这体现了手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接下来的两句“回德谨勿持,持必为痿痺。”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这里的“德”可以理解为道德、品德,即正确的行为和态度。而“回德”则是指违背道德的行为,也就是错误、不当的行为。因此,“回德谨勿持”是说我们应该避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也就是错误的事情。如果坚持去做这些事情,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身体上的问题,如“痿痺”。
这首诗以手为切入点,阐述了正确把握、掌控事物的重要性,以及避免错误行为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要明辨是非,正确使用自己的能力,避免做出错误的选择,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简洁、生动的语言中得以表达,给人以启示和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以手为引子,阐述了正确把握、掌控事物以及避免错误行为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