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花朝》 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意思:上游青放柳千条,知道有东风送画桡。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花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给人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江头柳枝、东风、画桡以及春天的百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画面。 首句“江头青放柳千条”,直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江头的柳树千条万缕,绿意盎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不仅展示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再生。 次句“知有东风送画桡”,通过“东风”和“画桡”两个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动态。东风送暖,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也推动了画桡的行进。这里的“画桡”,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春天的使者,将春天的气息带给了每一个角落。 末两句“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通过“二分春色”和“百花生日”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氛围和生机勃勃的气息。“二分春色”指的是春天已经过半,春意正浓,而“百花生日”则直接指向了春天的盛丽和繁荣。 整首诗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同时,诗人的喜悦和激动之情也溢于言表,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画桡

    读音:huà ráo

    繁体字:畫橈

    意思:(画桡,画桡)
    有画饰的船桨。
      ▶唐·方干《采莲》诗:“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宋·贺铸《清平乐》词之二:“几时一叶兰舟,画桡鸦轧东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