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辰山道人》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意思:迎接客人不下山,送客人不出庵。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辰山道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它是一首对一位隐居道人的生动描绘。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道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人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述了道人的外貌和行为。诗中提到道人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衫,白发苍苍,口讷少言,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将道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段落则描述了诗人与道人的互动。诗人陪同小队前来拜访道人,但道人并不迎客也不送客,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对这种态度感到疑惑,觉得道人就像是一棵枯木,面容冷峻。然而,当诗人赠钱给道人时,道人却漠然谢绝,这更增加了诗人的疑惑和敬仰之情。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道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这表明道人对生活有着淡泊名利的态度,注重实际,不追求奢华。这种态度也反映了道人的清贫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道人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同时,诗人也通过与道人的互动和对话,表达了自己对道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
发白具老态,口讷稀冗谈。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陁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作者介绍 洪迈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送客

    解释

    送客 sòngkè

    [see a visitor out] 为客人送行

    读音:sòng kè

  • 迎客

    读音:yíng kè

    繁体字:迎客

    意思:
     1.迎接客人。
      ▶《礼记•曲礼上》:“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岑参《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 下山

    读音:xià shān

    繁体字:下山

    英语:diphead

    意思:古诗《上山采蘼芜》:“上山採蘼芜,下山逢故夫。”后以“下山”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唐女道鱼玄机

  • 不下

    (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