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 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

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

意思:落户安家事可以怀,自恨暮景况并非材料。

出自作者[近代]俞平伯的《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

全文创作背景

《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是近代诗人俞平伯的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俞平伯正在山东泰山的东岳地区,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农民话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在创作背景上,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贫困和落后,以及农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牺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了他与农民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 总之,《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是一首充满感情和人文关怀的诗作,通过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
农民送别殷勤意,惜我他年不管来。
作者介绍
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曾参加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俞平伯积极响应,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俞平伯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

俞平伯主要著述有《红楼梦辨》(《红楼梦研究》)《冬夜》《古槐书屋问》《古槐梦遇》《读词偶得》《清词释》《西还》《忆》《雪朝》《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集》。

关键词解释

  • 非材

    读音:fēi cái

    繁体字:非材

    意思:无能;不才。多用为谦词。
      ▶《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哀帝自言不材,天降之佑。”
      ▶明·宋濂《郑景彝传》:“后十五年,濂

  • 景况

    读音:jǐng kuàng

    繁体字:景況

    短语:图景 事态 动静 景象 状态 情 场面 状 景 气象

    英语:condition

    意思:(景况,景况)

  • 落户

    读音:luò hù

    繁体字:落戶

    英语:household registration,settle

    意思:(落户,落户)
    谓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
      ▶陈毅《喜雪祝干部下放》诗:“干

  • 安家

    读音:ān jiā

    繁体字:安家

    短语:婚 结婚 完婚 结合 成婚

    英语:settle down

    意思:
     1.平静安稳之家。
      ▶《吕氏春秋•谕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