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意思:通过疏勒白草,青山过武威。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对轮台(地名,在今新疆)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深深的热爱。 首联“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诗人首先描绘了轮台的道路,那里的雪常年飞舞,给人一种荒凉、冷寂的感觉。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轮台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边疆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春风不到,说明边疆的春天也并不温暖,而汉使亦应稀则表达了边疆的荒凉和边疆士兵的孤独。这里的“汉使”并非实指诗人自己,而是借汉代使者的形象,表达了边疆士兵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白草通疏勒,描绘了边疆的道路艰难,而青山过武威则描绘了边疆的青山绿水,但这种美景对于边疆士兵来说,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最后,“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士兵的同情。即使道路遥远,也不敢说放弃,只能在梦中想象家乡的温暖。这里诗人通过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士兵的同情,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轮台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深深的热爱。诗人的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武威

    读音:wǔ wēi

    繁体字:武威

    意思:
     1.军事威力。
      ▶《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
      ▶《史记•秦始皇本纪》:“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
      ▶唐·杜甫《重经昭陵》诗:

  • 疏勒

    读音:shū lè

    繁体字:疏勒

    意思:古西域诸国之一。
      ▶王莽时称世善,唐名佉沙。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一带。其治疏勒城,即今疏勒县。
      ▶《后汉书•班超传》:“臣见莎车、疏勒田地肥广,草牧饶衍,不比敦煌、

  • 白草

    读音:bái cǎo

    繁体字:白草

    英语:white grass

    意思:
     1.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
      ▶《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

  • 通疏

    读音:tōng shū

    繁体字:通疏

    意思:
     1.唐·怀素《自叙帖》:“气概通疏,性灵欢畅。”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事事不通疏,没些灵变。”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摺:“你这厮外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