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
意思:礼学康成后,朝廷又有人。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礼学复兴和朝廷的清明,表达了诗人在诗书奏于皇帝、礼仪教化得以推行、气象生发于朝堂、光华动于缙绅的景象中所感到的欣慰,同时也对那些在困境中仍坚守道义的朋友表示了敬意。
首联“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诗人以东汉经学大师康成作为礼学的代表,象征着礼学的复兴。而朝廷“复有人”,则表达了朝廷中又有了贤明之士,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诗书奏旒扆,轨物锡朱银。”颔联描绘了诗书奏于皇帝的场景,礼仪教化得以推行,如同赐予百姓朱银般惠及百姓。这一句充满了对朝廷清明、礼法复兴的赞美。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缙绅。”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朝堂上的气象,生机勃勃,朝气蓬勃,如同光华动人。这里既是对朝堂气象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朝堂上秉持道义、为百姓谋福利的缙绅们的赞美。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困境中仍坚守道义的朋友的敬意。他们不因环境的艰难而感到遗憾,他们的行为如同沾巾一般坚韧。这里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坚守道义的自我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礼学复兴、朝廷清明、道义坚守的赞美和敬意。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