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踏莎行·梅压宫妆》 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

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

意思: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经招待。

出自作者[宋]陈德武的《踏莎行·梅压宫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温暖,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 首先,诗的开头,“梅压宫妆,柳横眉黛。”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盛开,压低了宫女的妆容,柳树新绿,横斜在眉黛之间。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梅花和柳树与宫女的妆容和眉黛联系起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都将留得春光在。”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希望把春天的美丽和温暖永远留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吹箫月下曾相待。”这句诗描绘了两个人之间的美好相遇和情谊。他们曾在月下吹箫相待,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意和默契。这里也暗示了美好的爱情或者友情,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海燕春归,江鸿秋迈。”这两句诗描绘了季节的变换,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海燕和江鸿代表着自由和无拘无束,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 最后,“佳期约在白云间,一团和气春如海。”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能够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像春天一样充满温暖和生机。这里也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温暖,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也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压宫妆,柳横眉黛。
都将留得春光在。
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
海燕春归,江鸿秋迈。
到头总是恩和爱。
佳期约在白云间,一团和气春如海。
作者介绍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琴台

    读音:qín tái

    繁体字:琴檯

    解释: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 4.台名。相传为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弹琴之所。在山东省单县

  • 吹箫

    读音:chuī xiāo

    繁体字:吹簫

    意思:(吹箫,吹箫)

     1.吹奏箫管。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 相待

    读音:xiāng dài

    繁体字:相待

    意思:
     1.对待。
      ▶《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