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 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

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

意思:皇上想利国家,下不愧宾主。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求士和论人,强调了实际才能和道德品行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人才的期望和评价。 首句“求士近取材,论人远稽古”表明了诗人求才和评价人的态度。求士方面,他强调了实际才能的重要性,不拘泥于形式或表面,而是注重人才的真正素质和能力。论人方面,他主张从长远的角度来考察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而不是仅仅根据历史记录或表面现象来评价。 “郑公得杜陵,晋公有韩愈”这两句诗是对具体人物的赞美。诗人提到了杜陵和韩愈,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人才的期望和追求。 “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诗人认为,人才应该具备为国家和社会谋福利的品质,同时也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愧对宾客和他人。这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高度评价和期望。 最后两句“斯言宜服膺,余子未足数”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坚定信念和追求。诗人认为,上述言论应该被铭记在心,其他的人无法与之相比。这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推崇,也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强调实际才能和道德品行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期望和追求。诗人赞美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并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这首诗的优点在于其主题明确、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求士近取材,论人远稽古。
郑公得杜陵,晋公有韩愈。
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
斯言宜服膺,余子未足数。

关键词解释

  • 宾主

    读音:bīn zhǔ

    繁体字:賓主

    英语:host and guest

    意思:(宾主,宾主)
    宾客与主人。
      ▶《礼记•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尊于房中之间,宾主共之也。”

  • 社稷

    读音:shè jì

    繁体字:社稷

    英语:state; the country

    意思: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
      ▶《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

  • 稷下

    读音:jì xià

    繁体字:稷下

    意思:指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
      ▶齐威王、宣王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孙况》:“齐威、宣王之时,聚

  • 不愧

    读音:bù kuì

    繁体字:不愧

    短语:问心无愧 理直气壮 无愧 当之无愧

    英语:be worthy of

    意思:亦作“不媿”。
     
     1.不感到羞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