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冯唐故里》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长楸。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长楸。

意思:匹马霜天古沙漠,三河玉勒长楸。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过冯唐故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自然的深深感慨。 首联“酒罢燕歌竟歇,途穷赵瑟难求”中,通过“酒罢”、“燕歌竟歇”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盛宴结束后的寂静和落寞。而后一句“途穷赵瑟难求”则进一步表现出人生路途艰难,难求安乐的心境。 颔联“滹沱水抱太行流,行过鄗南关口”中,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滹沱水”与“太行山”,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反衬出人生的困苦与波折。同时,“行过鄗南关口”一句也暗含了诗人经历过的种种艰难险阻。 颈联“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长楸”中,诗人通过“匹马”、“霜天”、“古碛”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孤独、凄凉的秋景图,而“三河”、“玉勒”、“长楸”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尾联“翩翩过客半鸣驺,笑尔冯公白首”中,诗人以“翩翩过客”形容人生的过客匆匆,而“半鸣驺”则表现出人生的喧嚣与纷扰。最后一句“笑尔冯公白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老去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酒罢燕歌竟歇,途穷赵瑟难求。
滹沱水抱太行流,行过鄗南关口。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长楸。
翩翩过客半鸣驺,笑尔冯公白首。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三河

    读音:sān hé

    繁体字:三河

    英语:三河市 Sanhe City, situated in Langfang of Heibei Province

    意思:
     1.汉代以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为三

  • 玉勒

    读音:yù lè

    繁体字:玉勒

    意思:
     1.玉饰的马衔。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诗:“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 霜天

    读音:shuāng tiān

    繁体字:霜天

    英语:cold weather

    意思:
     1.深秋的天空。
      ▶南朝·梁简文帝《咏云》:“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
      ▶隋·薛道衡

  • 匹马

    读音:pǐ mǎ

    繁体字:匹馬

    意思:(匹马,匹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 长楸

    读音:cháng qiū

    繁体字:長楸

    意思:(长楸,长楸)
    高大的楸树。古代常种于道旁。
      ▶《离骚•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王逸注:“长楸,大梓。言己顾望楚都,见其大道长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