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粜官粟有感》 兼并闭囷廪,一粒不肯分。

兼并闭囷廪,一粒不肯分。

意思:兼并关闭仓凛,一粒不肯分。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粜官粟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持钱粜官粟,日夕拥公门》是一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深同情。 首段描绘了百姓为了生存,只能将手中的钱去换取官家的粮食,然而官家的价格并不公正,常常让百姓感到贫穷。接着,诗人描述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将官仓的粮食囤积起来,一粒也不肯分给百姓。他们只等待官家的粮食耗尽,再以高价向百姓索取。这种行为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混乱。 随后,诗人描述了在田地里劳作的百姓,他们为了生存而努力,但真正能够满足他们肚子的又有几人呢?诗人想要找出这种状况的根源,但发现其广阔深远,难以陈述。最后,诗人感叹在天地之间,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描绘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呼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持钱粜官粟,日夕拥公门。
官价虽不高,官仓常若贫。
兼并闭囷廪,一粒不肯分。
伺待官粟空,腾价邀吾民。
坐视既不可,禁之益纷纭。
扰扰田亩中,果腹才几人。
我欲究其源,宏阔未易陈。
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兼并

    读音:jiān bìng

    繁体字:兼並

    短语:蚕食 吞噬 吞灭

    英语:to annex

    意思:(兼并,兼并)
    同时并列;两全。
      ▶清·李渔《凰求凤•翻卷》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肯分

    读音:kěn fēn

    繁体字:肯分

    意思:恰恰;凑巧。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摺:“谁想朱买臣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会稽郡做太守。”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摺:“可怎生便无一画儿错,两箇字肯分的都一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