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武陵太守》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意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答武陵太守》

全文赏析

[注释](1)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2)微躯:微*之躯体,作者自谦之词。(3)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4)信陵:魏国的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


[译文]我即将仗剑作千里之行,微*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信陵

    读音:xìn líng

    繁体字:信陵

    意思:见“信陵君”。

    解释:1.见\"信陵君\"。

    造句:”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营沱社区,位于巴东县信陵镇

  • 大梁

    读音:dà liáng

    繁体字:大梁

    短语:栋 屋脊

    英语:crossbeam

    意思:
     1.古地名。
      ▶战国·魏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 负信

    读音:fù xìn

    繁体字:負信

    意思:(负信,负信)
    失信。
      ▶《后汉书•袁安传》:“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先主大笑,宴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