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事》 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意思:饱鸭躲避弓横洲,惊鱼穿过网平波。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寓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春光的优美诗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饱鹜避弓横渚”,诗人以饱鹜比喻湖中的水鸟,水鸟在湖边渚岸上空飞翔,见到湖中射出的弓箭,立即飞避,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水鸟的动态。一个“避”字,把水鸟的动态描摹得十分传神。“横渚”二字点明湖面地点,同时和“惊鳞”二句点明水面的动态,互相呼应。 次句“惊鳞透网平波”,一个“惊”字,一个“透”字,都是对湖中动态的描绘。鱼儿在水中游弋,被射箭惊动,纷纷跃出水面,逃入水中深潭,逃脱了捕捞的网罗;而鱼儿在水中疾游而入网的情景,却被诗人用“透网平波”四字形象地描绘出来。“惊鳞”三字承上启下,承接上句的“水鸟”,又启下句的“春光”。 第三句“一段春光摇曳”,“一段”二字,是诗人在描写春光时对春光的赞美之词。诗人用“一段”修饰“春光”,这“春光”是美好的、活泼的、富有生机的。诗人用“摇曳”二字描绘春光的美丽,仿佛把人引入图画中,见到了满湖荡漾的春色。 末句“几双静眼摩挲”,静眼是对人的眼睛的描绘,而双字则表现了眼神的专注。湖面上的水鸟有的在静观湖中动态的变化,有的则注视着水中游动的鱼儿。这双静眼和诗人所描写的春光相配合,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湖上春色图。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湖面上的动态和春色,同时又把动和静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流畅优美,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美感。同时,这首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美丽的画卷中,让人感受到了湖上春色的美丽和宁静。 总的来说,《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结构,描绘出了湖上春色的美丽和宁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平波

    读音:píng bō

    繁体字:平波

    意思:见“平陂”。

    解释:1.见\"平陂\"。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