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岁对写真》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意思:见到第二时间下寿身,要甘岁酒转移巡。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新岁对写真》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表达了诗人的某种人生感慨和自我反思。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诗人传达出对生命、岁月、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叹。 在具体词句方面,首联“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中,通过“明时”、“寿身”等词语,诗人似乎在表达人生苦短,必须珍惜时光的意思。而“岁酒更移巡”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中,“生情暗结千重恨”表达了人生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遗憾和怨恨,而“寒势常欺一半春”则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 颈联“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中,“文武轻销丹灶火”意味着文才武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而“市朝偏贵黑头人”则揭示了社会往往更加看重年轻有为的人才。 最后,尾联“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中,“自伤衰飒慵开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色衰的感叹,而“拟与儿童别写真”则似乎暗示着诗人想要通过与儿童的交往,来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叹。同时,通过诗中的自我反思和感慨,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挚情感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
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寿身

    读音:shòu shēn

    繁体字:壽身

    意思:(寿身,寿身)
    长寿之身。
      ▶《西游记》第十二回:“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解释:<

  • 下寿

    引用解释

    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下寿有二说:一说六十岁为下寿,一说八十岁为下寿。《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 唐 皇甫湜 《伤独孤赋》:“ 颜冉 不登下寿兮,无百里而愈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祕方见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